安寧照顧


立法院院會五月二十三日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之後,長期推動的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等多個民間團體,立即召開記者會表示歡迎。漫畫家漁夫等家屬代表也親自出席訴說他們的感懷,場面相當感人。同時也呼籲衛生署不要讓七月一日起試辦健保支付安寧照護的支票跳票,專家們強調節省加護病房費用等病死期醫療的無謂資源浪費,安寧照護絕對不會增加健保負擔。
安寧緩和醫療所倡導的自然死,絕對不同於安樂死,「文明國家不應為解決問題而殺人,而應為救人來解決問題」。而安寧醫療條例通過後,將使醫療工作範圍從生、老、病擴及死亡,協助人們學會面對死亡。 



「安寧照護」和「安樂死」的最大差異,就在於針對確定無法治癒的末期病人,未來可以簽立意願書,選擇有尊嚴的安寧緩和醫療,僅採取紓解性和支持性醫療照護,可以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等積極救治,以不積極的作為,等待自然死亡的方式,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程。
不過,對植物人等病患則不能以積極手法造成他們的死亡,也就是不能實施合法的安樂死。
故植物人並不適用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除非患者已經瀕死且曾表達自然死意願,如眾所皆知的王曉民個案,並不適用於自然死。
安樂死可能採取積極為患者注射藥物致死,或者是消極的去除維生系統,都是有所動作行為,自然死則沒有上述作為,只是不做無謂急救,以免延長瀕死過程。故強調病患自主權及尊嚴、善終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屬於臨終前的「安寧照護」,和安樂死並不相同。
不過,為了避免安寧緩和醫療被濫用,甚至被援引為對病人實施安樂死,違背了立法的意旨,該條例明訂對違反本法之醫師的刑罰,違法者將處以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的罰鍰。而病人在簽立同意書之後,也可以隨時自行或由代理人撤回。 



對於如何判斷何種病人適合實施安寧緩和醫療,不施行心肺復甦術。除了要有病人的意願書,應由兩位醫師診斷確為末期病人,且其中一位必須具備相關專科醫師的資格;萬一末期病人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可由最親近親屬出具同意書代替之,但不得與末期病人之前的意思表示相反。 
根據通過的條文,經醫師診斷為不可治癒或有證據顯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末期病人,可以立意願書選擇安寧緩和醫療,並得隨時做撤回其意願的意思表示。而年滿二十歲以上具完全行為能力者,得預立意願書,並可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於其無法表達意願時,代為簽署意願書。 
至於意願書內容,除了意願人的姓名、身分證字號和住所外,還要包括願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的意願和內容、立意願書日期,和具完全行為能力的二人以上之人在場見證,但實施緩和醫療的機構所屬人員不得為見證人。醫師為患者執行自然死時,應將病人意願書及執行過程詳細記載,視為病歷一部分。醫事人員並不得藉此條例,為患者施行安樂死。 



「父親在安寧病房過世,讓我在面對死亡時,學會謙卑」,漫畫家漁夫代表受惠安寧醫療的家屬,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草案時現身說法。國內最早推動安寧療護的康泰醫療基金會趙可式在法案宣布三讀那一刻,高興地流下淚來。趙可式說:有了這項「自然死法案」,再不用心疼病人的臨終磨難,「死亡可以美如秋葉,每個人都有善生善終的權利」。 
發源自英國、具有濃厚天主教精神的安寧療護,倡導不同於東方民情的生死觀,除了醫療系統的調整、相關立法工作與政策外,還需配合生命教育的推廣。 
台灣每年有十萬名癌症末期和重症臨終病人,仰賴高科技急救術只是延緩死亡時間,病人卻因此受盡折磨。安寧緩和醫療的原則是全人身心靈照顧、全家照顧、全程及全團隊的照顧,協助病人及家屬共同面對死亡。國內安寧照護雖行之有年,但過去可說是違法進行,家屬不告上法院就無糾紛,但若家屬之間意見不同,即使病人簽署自然死意願書,醫護人員還是可能違反醫療法。 



儘管如此,趙可式在「心疼病人」的心情下,推動安寧照護,也為自然死立法工作努力了六年,在她手上安然地逝世的病人高達數千名,但都能平安而有尊嚴。桃園醫院的安寧病房楊醫師從事安寧照護工作十年了,他昨天驕傲的說:「到我們安寧病房的病人,我們都保證讓他死的漂亮。雖然我們的病人都死了,但他們都為家人留下甜蜜的回憶。」 
漁夫的父親去年在忠孝醫院的安寧病房中過世。在照顧重病父親期間,他偶然看到趙可式寫的安寧養護手冊,啟發了他全然不同的生死觀念。在父親過世前二周,漁夫曾帶父親到基隆吃小吃,完成他最後的心願,並把父親接回家中同住一小段時間。漁夫每天用輪椅推著父親曬太陽、看花,父親在這段時間交代了所有後事,最後在安寧病房中毫無痛苦離開人世。 
去年設在日本四國高知市「高知愛和病院」,是一家老人醫院對病入膏肓的老年人,認為「與其為他延命,不如讓他自然死」,而採取了「消極的安樂死」方法,這為日本的老人醫療掀起爭論。 



病院醫師的立場是強調「自然死」,患者的家人則表示「感謝」,但另有看法則是在沒有查明患者的意願的情況下,而使患者「安樂死」,則有侵犯人權之虞。 
高知愛和病院已使七十四歲到九十三歲不等的病危老人自然死亡且公諸於世,該院院長村井淳志說:「用這種方法,從形式上看雖是消極的安樂死,但實際是因壽命大限已到的自然死。即使是以鼻管輸送營養,但病人若仍呈植物狀態,只有悲慘而無尊嚴,只是徒然浪費醫療費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