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九國際老人年特輯
共融的社會
松霖
今年八月間,民間的訪調機構,曾對全省 1,142 位民眾,做過一項:「你想活到 100 歲嗎」的電話訪談調查,其結果發現有 54.2%的民眾,不希望活到100 歲,13.2%表示非常不希望,13.2%表示無所謂。約有44.3%的民眾認為活到 70 歲或 70 歲以下就夠了,33.0%表示沒想過,這種現象比美國的民眾活到 91 歲少得很多。
在這份調查中,同時也顯示了全省民眾對「隱憂」的看法,有半數以上的青年或中年人,不認為他們自己將來會有舒適、快樂的老年。而環境的污染、治安的惡化、社會的暴力、公共安全的威脅,甚至兩岸的關係這些陰影夢魘都是困擾著民眾的主因。
我們生活在這種急噪不安的生活環境,使得有36.3%的民眾「沒信心」,5.9%的民眾表示「非常沒信心」,感到不確定的也有19.6%。
在1999 年國際老人年在其標題──朝向各個年齡的社會──回顧我們所生活的整個社會,今年我們曾為銀髮族做了什麼?除了幾場有選舉風味的排場秀、選拔和表揚,以及在電視的廣告中偶而有些宣導外,不知還做了什麼?當然更不可能讓銀髮族群能對有關他們自己的事務主動參與和建設!在今年內對老年人生活品質、改善無障礙的生活環境,對長者的醫療水準的提昇,幾乎沒有一項有較去年更進步。而面對急速而來的高齡化社會,更應早些規劃和建造適合「老人化」的社會環境是越來越急的需求。
目前我們對中、青少年階段的年齡層都一直沒法打造一個使人感到舒適、快樂的安祥環境,在日趨惡化的髒、亂,使得全體民眾都生活得更不愉快,如何能有心力再想那70歲以後的生活歲月?當然就會有53.7%很少想到積極地規劃老年生活。對於幼兒及學童,整日在填鴨式的教育體系下,連透氣的機會都沒有,學校競爭的課業加上各種數不清的才藝,如何能使人能快活起來?
在「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社會」主題之下,銀髮族和中青代、幼兒都是同樣的社會資源,共享相同的生活環境,締造安全、舒適的生活,實乃我們共同努力參與的目標,讓不同年齡層群參加適合他們層次的公共事務規劃,讓足夠的醫療品質提昇,讓無障礙的生活環境能適合各年齡層次,使民眾在無恐懼、樂利、安祥的生活環境中,重新拾回快樂,這是每人心夢中的伊甸園,這才能談到地球村的理想。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大家的參與和建設,期盼在這世紀末和千禧年來臨之時,我們能有跨年的思考,讓我們的子孫有更快樂、有信心的生活品質,在互信、互愛中得享上主天主所賜於每以人的福分,享受人生這才是新世紀的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