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疏失

 



短短半個月內,台灣南北接連爆發數起重大醫療疏失,想大家應還未健忘!
去年台北縣發生護士將肌肉鬆弛劑當成B型肝炎疫苗的打錯針事件,造成七名新生兒受害,一女嬰喪命,引起社會譁然。接著屏東的一間診所,將降血糖藥當成抗組織胺藥發給病人,造成一百多人吃錯藥,十五名幼童緊急送醫和一位小妹妹死亡的悲劇,接著台北市立醫院及衛生所又接連爆發給錯藥、打錯針事件。
衛生局和專家們,期能集思廣益,共同找出一個提升醫療安全的方法。很多的學者、專家做出了推估數據,指出台灣醫療疏失的頻繁程度。就如搭乘飛機的出事機率約三百萬分之一,但是在醫院約有二百分之一機會變成醫療疏失受害者,在台灣每年因醫療疏失喪命的人數高達二千玖佰人,已可排入國人的第九大死因。



全民健保措施、制度的不停的翻新,去年衛生署逕自實施「健保雙漲」案,引發朝野風暴,至今仍餘波盪漾,根據各項民調顯示,健保滿意度已降到六成,尤其是調高門診部分負擔金額,不僅未見成效,反而把窮人擋在大醫院門口;至於行政院最近通過的健保「特赦條款」,畢竟只是「赦舊不赦新」,無法徹底解決繳不起健保費者的困境。在激起民怨後,因此衛生署又推出所謂「大降價」的政策。實行「換藥」措施,衛生署有降價的「政策」,醫院和藥商也有換藥或下市的「對策」,民眾卻可能是最大的輸家,使得醫師和病人的關係更形不好。
長久以來為大家所詬病的醫療形態:醫病關係「三慢一快」|| 掛號慢、候診慢、取藥慢、看診快。兩三分鐘的看診帶來的是粗糙、草率的醫療,這種情形不但影響了醫療品質、效益,進而影響了醫學教育,並限制了醫學研究與發展。還有檢驗和手術的浮濫,各專科各自為政,缺乏醫療科系整合的團隊照護,經常同一個病症,竟然因病人求診的科別及醫師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更可怕的是醫師汲汲為利而奔命,許多醫師已失去了求知、服務的熱情和行醫的使命感。



在醫學中心服務的主治醫師,通常一個門診時間就要看上七、八十個病人,每人分配不到三分鐘,忙中很難不會出叉錯,就光是在電腦的銀幕上點選藥品,只要輸入前三個英文字母,就跑出一堆藥名,他坦承「被藥局通知我點錯藥物的紀錄就有十多次」。
「承認疏失」從錯誤中學習,創造一個不容易犯錯的醫療環境,才是減少醫療疏失的根本的做法,長庚大學醫務管理系副教授強調:體認到從系統制度改革的重要性。美國總統因此簽署「病人安全法案」,在2001年投注五千五百萬美元,贊助94個有關醫療疏失的相關研究。
反觀我們有鑑於醫療疏失和醫療糾紛,對病人與醫院付出代價太大,多數醫學中心都設有醫療品質委員會,制訂並修改各種醫療作業流程。至於基層醫療院所,既無評鑑制度,連是否聘用有證照的護士或藥師的稽查都散漫無章。
這些發生的醫療事件曾引起大眾對醫療人員產生疑懼,民間一片關注醫療疏失與建言聲中。主管當局除了吊銷執照、醫院診所罰鍰,衛生單位在媒體聚焦時加強稽查外,對於醫務管理學者和醫改會上,曾大聲疾呼的要「官方醫療疏失通報制度,建立病人安全就醫環境的行動和做法」都成戲言。就連掌理全民健康的主管機關,衛生署的代署長就在聲明稿上親筆寫著:「這是偶發事件,是醫界每年上千件醫療疏忽案之二」。



公衛學院網路上最流行的笑話是醫院、診所學到最大教訓:就是以後出事,千萬不能打一一九。萬一出事決對不可走漏風聲,如果犯了錯,最好將錯誤鎖在白色巨塔中,藏在穿白袍的醫護人員心裡。
那麼誰來為弱勢的病人把關?這是我們所要思考的問題,醫病關係的惡化,最大的受害者是病人,健保局在宣導上提示民眾「看病五權」||幫民眾省錢,也可幫健保省錢。
宣導上如此說:依據統計,醫療院所每蓋一格健保卡,即表示健保局需付出一筆醫療費用,其實有些格次是可以省下來的,健保局的醫療費用是大家的血汗錢,所以請大家一起來節省。健保局歸納了五大民眾容易忽略的權利,提醒大家,別讓權利睡著了:
1.「知」的權利:記得要索取收據及藥品明細,除了可以知道自己這一次用了多少錢,吃了什麼藥之外,也可以提供給下次看診的醫師作為參考。
2.「選擇」的權利:對於醫師建議的檢驗、檢查,病患可視情況選擇是否接受;慢性病患者如果病情穩定,也可以選擇請醫師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可節省看病時間,又不必再付部分負擔。
3.「拒絕」的權利:對於少數不肖的醫療院所,病患有權利拒絕其巧立名目收費;如果是「同一療程」、「檢驗排程」、「簡單小病同時看」時,有權拒絕醫療院所加蓋一格健保卡或多繳部分負擔費用,當然民眾更應該拒絕以卡換物的不法情事。
4.「省錢」的權利:省錢是病人的基本權利,民眾應養成固定家庭醫師的習慣,因熟習您的病史,可幫助您節省時間及金錢,又可以提供你諮詢;另外,平時注意保健,多利用預防保健服務,可以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5.「檢舉」的權利:對於違規不法的醫療院所,民眾有申訴及檢舉的權利,可利用健保局免
付費專線、信箱、依媚兒、親自到場申訴等管道,健保局對於所有受理案件均登記列管。
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一個病人的「權利」和「義務」,但如何能落實這病人的權利,好像是遙不可及的幻夢,在短短的二、三分鐘時間內,我們超人的特異功能醫師,已將藥單、下次門診的預約單、檢驗單都已由電腦列印完成。當國外醫師看到國內醫院,每日有上萬的門診人次,醫師一診有上百人的門診量時,也都認為這是個不可思議的現象,但是,我們卻是見怪不怪,習以為常。如何能談「知」、「選擇」和「拒絕」,這真是痴人說夢!



「家庭醫師」的欠缺,制度流程的虛設,報章雜誌對名人、新聞公眾人物的醫療誇大報導,無形中促長了「名醫」,又怎能引導民眾到基層院所去就醫?當你去門診或檢驗櫃台報到時,能拒絕醫療院所加蓋一格健保卡或多繳費用嗎?連少一個銅版都不行,病人只能任其宰割而寄望於無奈的「檢舉」申訴,但誰又願意成為醫院的不受歡迎的「黑」名單?
我們只能深祈能有多一些,能要有「用心聆聽」的醫師,因為「聽」,才能知道病人的問題,耐心「聽」,才能知道病人的需求。當醫師越瞭解病人,並得到病人高度的合作時,不但能提高醫師做判斷的敏銳度,也能為病人將科技的功能,利用到最大的權限,發揮醫療最高的效能。
雖然現代醫藥科技的驚人發展,固然提供了醫師神奇的治療利器,科學化的醫療也急速的改善了醫療成效。但是醫師對病人的了解及他們所能給予病人心靈的慰藉,和求生的意志,始終不是電腦、機器、儀器等科技所能取代的。為了達到最優越的醫療成果,醫療科技非但不能取代醫病關係,醫師和病人之間的溝通,反而顯得更為重要,因為科技永遠不能取代醫師慈悲關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