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怎麼做
得過小兒麻痺症的患者可以藉著運動來增加肌肉的力量和心臟血管的健康。問題是該運動到什麼程度。患者都必須節省體力,過多的運動會使原本衰弱的肌肉受傷,但如果肌肉不運動也會失去力量,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
要決定該做多少運動並不容易,我們必須學會認識疲勞。我們必須了解何種痛楚表示肌肉工作過度的疼痛,什麼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我們必須注意我們的身體,把痛楚和疲勞當作信號。我們必須放棄以前的觀念: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在得小兒麻痺症剛恢復時所受的激烈訓練)。現在我們必須學會利用今天的感覺來評估昨天的活動,同時計畫明天的活動。如此的話小兒麻痺患者本身就可以評估出他自己的肌肉疲勞程度。
運動對小兒麻痺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以患者必須配合肌肉損壞的情況來決定他如何運動,肌肉損壞的原因是受小兒麻痺發病程度的影響和預後的過度使用。專家可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決定肌肉損傷的程度和該作何種運動。
首先請教醫生先確定所引起的問題,除了小兒麻痺後遺症之因素外,並無其他的疾病進行中,然後才再決定作多少運動。即時沒有診所的醫師為我們測量肌肉的力量,我們可以參考過去的病史,再感覺我們目前的身體狀況,利用這些資訊我們與物理治療師設計適合我們的運動計畫(有很多物理治療師,他們都還不知道小兒麻痺後期症候群的存在),建議你根據使用四肢的經驗決定你的運動量。
該問自己,「手或腳」的那一部份肌肉受傷最嚴重?「那一部份用的最多,肌肉衰弱嗎?」「肌肉有沒有越來越衰弱?」,肌肉越來越衰弱的特徵是:肌肉疼痛、抽搐、行動減緩、行動距離越來越短、爬階梯越來越困難、越來越難站立、肌肉萎縮、舉手困難、開車困難、穿衣困難、運動重覆次數變少且越來越累。這些都是肌肉越來越衰弱的徵兆,同時應評估,除了小兒麻痺後遺症外,是否還有任何原因使肌肉衰弱的嗎?例如最近肌肉很少活動。
沒有任何衰弱的現象在醫療上稱為沒有症狀的小兒麻痺後期症候群,可以如健康的肢體一樣行動。您可以作利於心臟血管的較激烈運動,鍛練自己的心肺功能。一個星期做三、四次運動,每次最少二十分鐘,使心臟達到百分之六十到八十的最大心跳速率。你運動四肢可以如正常人一樣不過須慢慢增加運動量以達到保持柔軟度和體力的目的。如果有任何衰弱,必須重新審視你的四肢和運動方式。
如果你的肌肉衰弱,在醫療上稱為穩定型的小兒麻痺症。你就必須小心運動你的肌肉。肌肉不能太累。試著每週運動三次,總共十到二十分鐘,在運動中休息幾次。漸進扺抗運動又稱為「不疲倦的加強體力運動」,逐漸增加運動量,可保持體力,說不定還能增加一點體力。當運動時,注意自己的身體,如果有任何衰弱現象,必須重新審視你的四肢和運動的方式。
如果你的肌肉嚴重衰弱,在醫療上稱為嚴重萎縮型的小兒麻痺後期症候群。患者可能不能作自主的四肢運動,可請人幫忙作些輔助性的活動,以維持患者的關節活動和柔軟度。
如果你的肌肉衰弱並且是越來越衰弱,應考慮是運動太多了,還是運動太少了,除非四肢最近沒有活動(例如打著石膏或臥床養病休息),否則就是運動太多了,這在醫療上稱為不穩定的小兒麻痺症,你應該減少活動量、節省體力、多休息,你的肌肉因過度使用已經受傷了,你千萬不可以再讓肌肉疲勞。最好作伸展四肢的運動,以保持四肢柔軟活動和關節活動的範圍是明智之舉。如果四肢最近很少運動,你可小心的使用「不疲倦加強體力的運動」方式。當你運動時,注意自己的身體,如果發現任何衰弱的跡象,重新審視你的運動計畫。
不管你的運動計畫是什麼,要保持彈性,節省體力。注意疲勞,當感覺累時(不是很累)就休息,如果體重過重,必須減肥,研究顯示只要您不過度使用肌肉神經,就可維持肌肉的力量,就不會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