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小兒麻痺三十年

以後可能面對的挑戰(六)


四、小兒麻痺症候群及其因應之道

(四)肥胖

小兒麻痺患者肥胖的原因

  許多小兒麻痺症的患者,由於缺乏運動;換言之,平日吃的比消耗掉的多

,經過幾十年後,等到了三、四十歲,原本就到了所謂「發福」的年齡,肥胖

自然而然悄悄地出現了。也許大多數的小兒麻痺患者,在沒有感覺身體不適,

如頭疼、走路耐力減退,甚至沒有出現高血壓、心臟病::等時,不會主動去

「控制體重」,等肥胖一但形成,要趕離它可能就得付出相當多的心力或時間

了。因此,呼籲每一位小兒麻痺症患者,避免因肥胖而成為小兒麻痺症候群患

者。


肥胖的標準

 

  根據一般比較簡便的算法,所謂體重的標準約為身高(公分)減去一百一

十,所得之數換為多少公斤,在此範圍的增減百分之十都算是標準,但是對小

兒麻痺症患者,最好能減百分之十,對小兒麻痺患者而言更好。

 


那些人可能會罹患

 

  根據調查統計,在有小兒麻痺症候群患者中,有可能引起肥胖者,平均年

年齡約在四十五歲,且是在得到小兒麻痺症以後的三十到四十年後發生,而受

小兒麻痺症較嚴重的,有使用柺杖或輪椅者,當然也有不是屬於前兩者的。其

實最可能肥胖的,不是別的而是自己的「不在乎、不注意」。

 


由肥胖所引起的小兒麻痺症候群

 

  在評量一個小兒麻痺症患者,是否因肥胖而引起小兒麻痺症候群,除了上

述的一般肥胖的標準外,除了活動不便,引發心臟、血管可能有的病變外,就

是肌腱、韌帶及關節負荷過重而產生生活自理、獨立困難的窘境。

 


因應之道

 

  小兒麻痺患者之所以大都肥胖,主要的原因還是缺乏活動,及飲食攝取偏

多(與個人所需相較)所產生。因此,一方面如何正確的攝取身體所需之養分

,以平衡身體之日常所需;另一方面如何加強運動,以增進、維持身體的功能

就顯得格外重要了。當然每個人的情形不同,以下有幾個建議步驟:

 


步驟一:

做一次身體檢查,如果確有肥胖的症狀和情形,應再和營養師請教,注意

在沒有得到復健醫生的指導前,不要做太多的運動或日常生活的活動,甚至任

意施行減肥,以免引發其他病症,或使得身體提前衰弱。

 


步驟二:

如何正確的攝取身體所需之養分,以平衡身體之日常所需對小兒麻痺的患

者格外重要。一般要有適量的蛋白質、維他命、礦物質及纖維質含量,鈣的含

量每日要一公克,以免骨質疏鬆的發生。

 


步驟三:

如何適量運動、睡眠,以增進、維持身體的功能更重要。肌肉及關節的拉

筋運動是相當重量的。對小兒麻痺的患者運動以維持心肺功能為主,避免做過

多不合宜的運動,「游泳」可說是最好的了。其次就是「睡眠」,因為充足的

睡眠不僅可恢復疲勞,更能帶給你第二天充足的精力。

 

相關問題請參閱本中心所編著之「小兒麻痺症候群」


選自甦聲雜誌第八十一期

更生復健服務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