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二

游泳-輕鬆快樂的全身運動


對於殘障者而言,游泳是合適的運動項目之一。由於水的浮力,即使殘障的部位,在水中也能活動自如。因水中的特性:不僅是一種自動運動,也是一種良好的抗力運動,並使全身關節的可動性增加,亦能放鬆筋骨,以及呼吸循環系統的強化等作用,其優點大致可歸納成以下幾點:
1.    體重在水中減輕,藉浮力隨心所欲活動。
2.    可以緩慢活動,沒有裝備或輔助用具的限制。
3.    減少在陸上活動的疼痛或擠壓感。
4.    適合重度殘障者運動,幫助生理機能的平衡感。
5.    減少衣著的摩擦或抵抗,使身體活動自如。
6.    團體之間的人際、社會適應等增進活動。


游泳前應注意
更衣     輕度與中度殘障者更衣可能無問題,但對重度殘障者與上肢障礙、腦性麻痺者應在指導者協助下更換泳衣。如有傷口,要先處理好。輔助用具須放置妥當,不可沾到水。衣著放置指定位置,以免被弄亂或被竊。
通道     儘量保持乾燥,避免濕滑造成跌倒、滑跤等危險。
水池     應有為殘障者專門設計的手推車與下游泳池的斜坡道,便利殘障者坐在手推車,在指導者協助下推車下池,池邊應有手把等設施。下水後殘障者可藉助水的浮力扶著水池邊,進行各種活動。對於排尿不佳者,應讓他先解妥小便或著橡皮製的小便褲,以免排解小便入池。
水溫     如果係專門為殘障者運動、復健、訓練的泳池,應在攝氏三十度左右,以幫助殘障者舒張筋骨、肌肉,達到藉運動治療之目的。
時間     對初學游泳的殘障者而言,應以五分鐘為限,然後慢慢地增加活動的時間,但最長時間以不超過三十分鐘為宜。學會游泳後,慢慢增長時間。


準備動作
在入水前之準備動作,如柔軟體操、關節的活動,其目的在活動肢體,潤滑關節,促進血液循環後,舒暢筋肉,以激起生理作用,為水中活動做準備。
入池後應注意
瞭解水之特性
抗拒、壓迫感,在小團體、安全輔助用具和指導人員的協助下,去除對水的恐懼感,至於會不會游泳這是次要的問題。首先讓身體習慣並接受水的沖擊、在水中遊樂,進而從游泳中獲得快樂,並享有健康的復健運動,每週入水 1∼2 次。


殘障者之游泳指導
對於不同殘障的人士,施予不同之指導。對於重度之殘障者而言,輔助用具,如浮具、救生圈等的依賴性較高。其他之殘障者,除了去除恐懼心外,要多利用其身體上已有之功能,施予正確之指導。大體而言:仰泳、爬泳比較適合下肢殘障者,同時應注意身體上各部位動作收縮與放鬆之協調及手腳整個動作的聯貫性。對於腦性麻痺者來說,以增進其肩關節之活動為主,以背泳為宜。


結論
游泳對殘障者的運動價值為人所共知,已被一般的復健(治療)院及特殊學校所採用,都相信:游泳是一種具有復健價值的活動。
在關心殘障復健運動的同時,深為惋惜的是:甚少有較適合一般殘障者運動的場所,就以最適合殘障運動的游泳項目而言,除了台北永吉路和萬華會所有為殘障者開辦游泳訓練外,其它無一適當之場地,在此我們不禁要大聲疾呼 :
1.    開放各地學校之游泳池,歡迎殘障或殘障團體使用。
2.    培養訓練、指導殘障游泳之專業師資。
3.     創作發明更多特殊裝具,以協助琖障者參與更多的運動項目。
4.     提議各復健醫學中心之復健治療泳池,能適度的開放,給予院外的殘障者使用。
(轉載 甦聲雜誌 第五卷第二期)